">
  ">
  據新華社電 中國上市公司股東大會近期密集召開,幾乎每天都有至少一名獨立董事去職。此前,上市公司熱衷聘請黨政卸任官員擔任獨董。如今,這一飽受質疑的政商“旋轉門”正在遇冷。Wind資訊顯示,年內已發佈獨董離任公告的上市公司超過200家。“官員獨董”接連去職,兼職官員最短任期僅9天。
  數字:幾乎每天都有獨董去職
  最近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密集召開,獨立董事紛紛離職。其中,“官員獨董”謝幕成為突出現象。僅5月27日就有信邦製藥、貴繩股份、山東鋼鐵、天成控股等上市公司的7名獨董辭職,分屬黨政機關、教育機構等職級幹部。
  上市公司川投能源5月末公告,根據中組部新規要求,獨立董事鄒廣嚴已書面申請辭職。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網顯示,鄒廣嚴曾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等職。
  與川投能源同日發佈公告的赤天化獨立董事任期最短。其獨立董事、現任職於貴州貴安新區某城投公司的王良才於2014年5月19日剛剛就任,5月27日就已去職,在任時間不過9天。
  總部位於浙江寧波的雅戈爾曾因其五位獨立董事均為退休官員備受關註。此前,該公司對外公告稱,作為雅戈爾第七屆董事會獨立董事的四位退休官員將集體離任獨立董事一職。
  中石油此前公告,證監會原主席劉鴻儒、國稅總局原副局長崔俊慧和國家石油和化學工業局原局長李勇武三位前官員,已不在本屆董事會候選人中。
  Wind資訊顯示,年內已發佈獨董離任公告的上市公司超過200家。從數量上看,幾乎每天至少一名獨立董事去職。而根據2012年年報統計,上市公司獨立董事一度有600餘個職位由黨政卸任官員擔任。
  主因:中央清理幹部在企業兼職
  據記者統計,過百名獨立董事年內已公告辭職或離任。去職理由中,受中組部去年10月頒佈的18號文件《關於進一步規範黨政領導幹部在企業兼職(任職)問題的意見》新規約束排名第一。這份文件也被外界一致認為是此次獨立董事“離任潮”的主因。
  文件首度明確,兼職黨政領導幹部不得在企業領取薪酬獎金津貼等報酬,不得獲取股權和其他額外利益。市場人士分析,兼職“曲線”收益消失,促使部分獨董“隱退江湖”。
  受此影響,一些退休高官紛紛請辭上司公司獨董職位。統計顯示,5月份以來,證監會前主席周道炯離職光大銀行、統戰部前副部長尤蘭田辭去民生銀行獨董、國家稅務總局前副局長許善達離職招商銀行……
  中組部相關負責人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中組部相關意見下發後,我國共清理黨政幹部在企業兼職4.07萬餘人次。其中,對省部級幹部兼職從嚴把握,共清理229人次。
  獨立董事 又叫外部董事、獨立非執行董事,通俗地說,就是不在公司內部任職、不參與具體事務、沒有公司股票,卻能為公司出謀劃策的人。在獨董制度實行較早、效果也較好的西方國家,出任獨董的大多數為有豐富企業管理經驗的企業家以及有過多年執業經歷的註冊會計師和註冊律師,而純粹學者只占很少的比重。
  背景
  獨董制度“本土變形記”
  引入13年,由中小股東“保護傘”淪為“政商旋轉門”
  2001年,獨董制度被引入中國上市公司,旨在通過獨立董事來維護上市公司的整體利益,尤其是保證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然而,獨董制度在執行中變了味。“政商旋轉”、“一人多職”及“董而不獨”現象頻頻受到質疑。部分獨董不僅欠缺獨立性,淪為只拿錢不做事的“花瓶”,甚至還違法違規參與內幕交易。
  “我們傾向於選擇那些人脈廣泛、對公司有幫助的人擔任獨立董事。”上海一家上市公司的董秘透露,“官員的聲望和積累的人脈關係可能會對企業的發展有好處。聘請退休官員擔任獨立董事可能有利於企業降低運營成本。”
  但是,退休官員任獨董,因缺少有效的監管和規則的隱蔽,則被詬病為滋生腐敗的溫床而飽受質疑。業內人士指出,退休高官到企業就職,最易出現“權力磁場”和“權力期權”兩種現象。所謂“權力磁場”,是指官員雖已退休但“餘威”仍在,利用其背景和人脈為企業牟利,向相關政府機構施壓,嚴重干擾市場秩序。所謂“權力期權”,是指官員在位期間為企業提供不正當的便利,換取退休後在該企業任職,相當於一種“預約受賄”。
  兩問獨立董事
  A
  為何難“獨立”?
  種種跡象表明,本應代表中小股民的獨立董事作用難以發揮,增強獨董的獨立性仍然任重道遠。
  比如,天目藥業5月29日公告重組方案再度延後。此前,其兩位獨董鄭立新和徐壯城因質疑財務數據真實性無法核實,投下反對票。隨後被天目藥業股東企業提名罷免。這一“不聽話”後的罷免案已引發上交所發文質詢。
  “獨董失靈、違規屢屢發生,根源在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缺陷,‘一股獨大’堪稱上市公司治理死穴。”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說。
  據介紹,長期以來,我國上市公司獨董主要來自院校專家、退休官員及其他公司管理層。現有獨董聘任機制中,獨董由董事會提名,而上市公司一股獨大,董事長、大股東多出於自身利益選聘獨董。這就決定了獨董難以發揮制衡作用。
  B
  怎樣“獨”起來?
  專家認為,從上市公司層面而言,強化獨立董事的權力與責任,還需從聘用方式、薪酬機制等入手。
  業內人士建議,要有對獨董單獨的考核評價制度,獨董薪酬不能由其任職的上市公司直接發放,避免獨董因經濟利益不能“實話實說”。此外,還可以基於所在上市公司違規記錄,試點獨董激勵薪酬,設兼職數量上限。
  “還可成立具有行會性質的中國獨立董事公會,向上市公司董事會差額推薦選任獨董,實現股東表決迴避。真正讓獨董獨立起來。”上海新望聞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宋一欣說。
  “官員獨董”四大怪象
  高齡“官員獨董”的年齡主要集中在50歲以上,最高的已有83歲,如中國石油的獨立非執行董事、證監會原主席劉鴻儒。
  高薪“官員獨董”的年薪大多為10萬- 20萬元。曾在證監會擔任要職的民生銀行獨立非執行董事王立華,年薪高達87萬元。
  多兼職 截至2013年9月,深滬兩市上市公司共有8076個獨董職位,擔任這些職位的約有5760人,其中擔任5家公司獨董的有51人,擔任超過4家公司獨董的人數過百。
  不乏問題企業 退休官員擔任獨董的企業中不乏問題企業。例如,曾深陷“污染門”的紫金礦業就有來自中央和省里的退休高官擔任獨董。  (原標題:“官員獨董”密集去職 最短任期僅9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u27guzig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